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综合资讯 >> 教育资讯 >> 正文
商学院MBA越来越有鸡肋味:与晋升脱钩
发布时间:2015/1/14 17:29:35 来源:城市网学院 编辑:steph

  印度一些专家预测,MBA将会成为继IT业后印度第二大惨淡职业,甚至印度外贸研究所安置顾问Munish Bhargava表示,“目前印度多数MBA毕业生认为他们反倒不如其他专业的本科生好找工作。”


  同样在中国,即便是一线商学院的MBA毕业生,面对新工作也有这样的尴尬选择


  7月来临,新一届的MBA毕业生们又面临着就业的选择。近期,印度IT行业巨头印孚瑟斯(Infosys)宣布了自己的招聘计划。该公司全球业务发展主管斯里坎特·艾扬格(Srikanth Iyengar)告诉记者,此次招聘面向国际顶尖商学院,计划招聘200名MBA毕业生。完成招聘之后,印孚瑟斯将成为全球顶级商学院MBA毕业生的最大雇主之一。


  在谈到为何大批量招聘MBA毕业生时,坎特·艾扬格说,此次招聘进来的200名员工将直接进入印孚瑟斯的销售队伍。借此机会,印孚瑟斯希望从单纯的技术服务商转向广泛的商业咨询公司。


  根据美国管理专业委员会(GMAC)的调查显示,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公司计划招聘MBA和其他商学院毕业生。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80%的雇主计划招聘MBA毕业生,这一数据比去年上升了7个百分点,更是比2009年增长了30%——那一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只有半数的雇主愿意聘用MBA毕业生。


  GMAC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angeet Chowfla分析,在全世界范围内,各个行业都有越来越多的公司计划招聘商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2009年大萧条以来的最高峰。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回升,全球MBA就业市场是否真的迎来了复苏?


  招聘市场利好


  对于进入毕业季的MBA毕业生来说,当前就业市场的冷热是他们最为关切的。


  “感谢上帝我是今年毕业的,今年的就业市场感觉不错。”俄州克利夫兰的凯斯西方储备大学Michelle通过skype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心情非常不错,光听声音就能感受到这位名校MBA毕业生对她的未来充满信心。


  Michelle告诉记者,她辞职决定读MBA的时候美国的就业市场很不理想,她的举动也好似一场赌博,幸运的是,她压准了美国经济的复苏会带动就业市场的回暖。如今,她已经得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虽然不是在华尔街,但本土着名快消品牌市场营销主管的职位还是让她非常满意的。


  “在毕业前半年大家便在为找工作互相奔走了,好在现实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糟糕。”Michelle向记者透露,“我和我的同学们在facebook上互相留言鼓舞,现在他们有的自主创业了,有的找到了新工作,薪水职位大家还都比较满意。”


  正如Michelle所言,MBA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与美国整体就业复苏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事实上,对于今年下半年的就业市场,大部分人还是持乐观态度的。


  美国东部时间7月2日,人力资本管理解决方案供应商ADP与穆迪分析公司联合制作的6月《全美就业报告》显示,从5月到6月,美国私营企业就业人数增加28.1万。


  其中,商品生产领域6月增加51000个就业岗位,较5月增长了31000个工作岗位。建筑业增加了36000个工作岗位,是5月份的两倍有余。与此同时,制造业增加了12000个工作岗位,略高于上个月。


  “6月的就业数据呈现出了可喜的现象。”ADP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arlos A. Rodriguez表示,“建筑业就业人数增长令人鼓舞,总量创2006年2月以来全行业最高。”


  穆迪公司首席经济学家Mark Zandi分析指出,覆盖所有行业及大规模的公司,就业市场呈平稳增长态势。从就业市场来看,经济复苏依然且势头强劲。


  美国就业市场正在回暖,那么中国今年下半年的就业情况如何呢?对MBA毕业生而言是否会有好消息呢?


  根据翰德人力资源公司日前发布的最新招聘趋势显示,下半年国内企业招聘意愿出现强劲反弹,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拉动多行业人才需求。53.2%的中国企业有意在下半年增聘员工,较第一季度上升8个百分点。计划减聘员工的企业比例则下降4.4个百分点,仅为5.8%。


  具体行业方面,房地产与建筑行业的招聘意向最为强烈,多达84.8%的雇主有意向在2014年下半年招聘更多员工。银行与金融服务业、资讯与电信业分别位居第二与第三,积极招聘意向分别为73.5%和56.8%。医疗保健与生命科学行业的招聘意愿结束了自2013年第一季度开始的下跌趋势,有50%的雇主计划在下半年增聘人手,较第一季度上升了6.8个百分点。制造业和工业领域有49.7%的企业计划于下半年增聘员工,较第一季度增加8.3个百分点。专业服务则是所有受访行业中惟一招聘意向呈现下降的板块,目前计划增聘人手的企业占比为43.8%。消费品板块的招聘意向在2014年下半年有所上升,但从数据来看,仍位居榜末:42.8%的雇主期望在2014年下半年增聘员工。


  “在房地产与建筑领域,增加的招聘需求主要来自于工业地产。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大型电商们纷纷上马仓储及物流中心建设,以去除制约其扩张的物流瓶颈。这为房地产及建筑相关人才带来了大量的机会,经验丰富的建筑项目管理人才、质量体系经理及合同经理备受市场青睐。”翰德人力资源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卓东樱(Cherol Cheuk)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此外,企业不动产类职位的需求也呈现上升趋势。迫于控制成本的压力,企业亟需掌握相关知识、具有战略思维的人才,通过出租、投资等睿智决策来发掘节省资金、创造效益的各种可能。”


  同时,对于金融类MBA毕业生而言,今年下半年同样也是一个旺季。报告显示,银行及金融服务业的招聘意向继续攀升,并在今年下半年创下3年新高,接近3/4的雇主期望在未来6个月增聘员工。


  “近年来国内金融服务行业的迅速增长,特别是电子支付业务的壮大,增创了大量就业机会。电子金融产品开发、业务拓展等网络相关技能同样刺激着就业市场稳定增长,当然,风险与合规、关系管理等传统增长领域也不可忽略。”卓东樱如此表示。


  满意度下降


  这边是就业市场重回火热,但并不是所有的MBA毕业生都像Michelle一样的满意。有些毕业生虽然收到了多个offer,但考虑到读MBA的投入和产出,他们往往有些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这种情况在MBA泛滥的印度尤为明显。


  今年,印度有12万MBA毕业生涌向求职市场,不过他们中大多数对薪金期望闭口不谈。


  印度一些专家预测,MBA将会成为继IT业后印度第二大惨淡职业,甚至印度外贸研究所安置顾问Munish Bhargava表示,“目前印度多数MBA毕业生认为他们反倒不如其他专业的本科生好找工作。”


  同样在中国,即便是一线商学院的MBA毕业生,面对新工作也有这样的尴尬选择。


  Lucas是上海一家中外合资商学院的MBA毕业生,有着漂亮毕业文凭的他无奈地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我现在已经拿到了6个offer,但依旧难以确定自己的未来会在哪里”。


  “企业规模不是太小就是岗位不适合,要不然就是薪酬与自己的预想有落差。”Lucas叹了口气摇摇头道,“和去年的师兄师姐们相比,感觉今年我们这届的工作满意度都不太高。”


  国内一份由923名应届MBA参与的调研显示,38%的受访者认为“薪酬福利职位达不到往年标准”,32%的人认为“同一岗位年薪10万元-20万元位竞争对手太多”。


  然而,令MBA毕业生不满意也并不全是薪酬的问题。不少学生确实收到了公司高昂薪水的邀请,但从职业发展追求上,依然无法满足他们。


  最近,《福布斯》杂志对1.7万名2008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但调查结果令人意外。达特茅斯学院、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的MBA项目排名全球前十,毕业生的平均薪酬高达20万美元,但它们的就业满意度排在后1/4。


  看起来,金钱未必能买到快乐。相比较而言,斯坦福大学的MBA项目位列毕业生满意度排行榜榜首。2011年的校友调查显示,有近半数的斯坦福MBA毕业生走上了创业的道路。


  阿迪·比坦就是其中之一。在就读MBA课程的时候,阿迪·比坦受益于沙山路风投公司光速创投(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提供的创业资金。目前,她经营着她与和其他人共同创建的OwnerListens公司,已经从天使投资人和早期阶段风投公司那里筹集到100万美元,同时为斯坦福大学孵化器项目的学生提供指导。


  在阿迪·比坦看来,“除了专项技能以外,没有哪个地方能比斯坦福商学院更好地使你对自己充满信心,以至于你毅然决定创业以改变世界”。


  薪水不是第一位


  那么,MBA毕业生们究竟该如何选择自己踏入职场的第一份工作?


  瑞典市场调查公司Universum曾做过有关“MBA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接近20个选项中,“为今后的事业发展赢得一份不错的职业推荐”排在第一,赞成率达42%。而“薪水可观”一项,仅居排名中间,只有34%的MBA毕业生认为这一点重要。


  沃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兼人力资源中心主任彼得·卡普利认为,这个调查结果并不意味着MBA学生不在乎挣钱多少,而是说明这个行业的大环境所提供的“入行价格”,通常都差不多,“已经是MBA了,薪水应该不会很低,当然对新人来说,也不会特别高”。


  此外,彼得·卡普利还给雇主们提供了自己的建议。在他看来,MBA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是其通往未来职业之路的重要一环,年轻人通常会关注“这个工作对我的下一个工作会有何帮助?”彼得·卡普利说,“所以,雇主们应该想一想,这个人能从我这里学到什么?”


  Universum公司同样调查了美国MBA毕业生心中最理想的雇主排名。位列第一的是谷歌公司。彼得·卡普利解释,美国年轻人不相信任何公司能稳定发展下去,即使公司业务发展不错,也可能裁员。所以他们更可能更多选择那些社区口碑不错、拥有良好声誉、让人一听就觉得挺兴奋的公司。


  就业新招数


  面对越来越红火的就业市场,雇主们也采取了更多的手段吸引毕业生。比如更早、更频繁地拜访商学院、宣传自己关注事业与家庭平衡的理念等等。此外,一些企业还突破了举办校园演讲和鸡尾酒会的传统模式,转而尝试网络虚拟招聘。


  而在另一方面,各大商学院的就业指导中心也忙得不亦乐乎。在美国MBA商学院,给毕业生做职业规划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哈佛大学商学院有超过80名老师为学生提供职业发展服务。


  除了会帮助毕业生修改简历,推荐实习及工作机会之外,老师们也会引荐校友给毕业生认识,借此拓宽MBA学生的求职范围。在美国商学院,通过校友找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就业途径。校友们乐意为本校毕业的学生提供各种帮助,其中包括为本校毕业生提供实习机会,向本人所在公司或机构推荐校友,或提供职位空缺信息。


  不过,近年来依靠校友推荐而找到好工作的概率正在变小。弗雷德里克·马罗是挪威人,曾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就读。毕业那年,他希望能进入纽约的投资银行工作,于是向本校的沃顿商学院就业指导中心求助。


  弗雷德里克·马罗希望找到一位同样拥有北欧背景的校友引荐。但是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只是交给他了一本写满校友名字的活页夹,并祝他好运。


  接下来的日子,弗雷德里克·马罗不停地给校友们打电话推销自己,但是却一无所获。“作为一名即将踏入职场的新生,这件事实在是太难了!”弗雷德里克·马罗说。


  4年之后,当弗雷德里克·马罗从哈佛商学院MBA项目毕业后,他发现现在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也没办法帮他了。于是,他和自己三个朋友共同创办了Evisors公司,专门为在校学生提供与MBA领域的专家一对一交流的平台。


  “商学院的就业指导中心做得不错,但是就算哈佛商学院拥有40名专职的老师,依然无法涵盖所有学生们感兴趣的工作和行业。”弗雷德里克·马罗告诉记者。


  与晋升脱钩


  类似印孚瑟斯这样大批量招聘MBA的举动,从侧面反映出MBA热潮的泡沫。


  2013年初,《华尔街日报》曾报道,美国教育部(微博)数据显示,2010-2011学年,全美商学院合计颁发12.6214万个MBA学位,比2000-2001学年增加74%。美国的用人机构可能已经对MBA出现了“审美疲劳”。


  对于用人机构而言,拥有一张MBA毕业证书不再是晋升的保证。最明显的变化是MBA毕业生的薪资水平。这篇报道指出,本世纪经济衰退以来,拥有MBA学位的毕业生收入减少4.6%,可过去三年的学费增长了24%。


  上述GMAC的调查报告显示,42%的受访公司表示,对2014年拥有MBA学位的新进员工,他们计划给予和2013年相同的薪资待遇。不过,也有27%的公司决定提高起薪,增长幅度与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保持一致,目前美国的通胀率约为1%。只有11%的公司称,给拥有MBA学位的新员工设定工资高于通胀水平。


  那么,对于跨国公司而言,什么样的高管人才能获得他们的青睐?


  首先是丰富的管理经验。戴维·茨韦内毕业于美国排名第一的西北大学(微博)凯洛格管理学院,是这所着名的MBA学院数万名校友中的一位。2004年,他以370万美元的年薪进入当年500名年薪最高的总经理之列。而早在1995年,戴维·茨韦内就加盟哈特福德财务服务集团公司,做过首席财务官、财产和意外事故业务部总裁以及董事长。在谈到对MBA的看法时,茨韦内表示,“MBA只是为人们打开了第一扇门。”


  其次,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跨国企业更喜欢那些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本土管理人才。BCG全球总裁莱赛(Rich I. Lesser)分析指出,人才的竞争是跨国公司最担心的问题之一。自己的公司在“吸引和保留当地人才”方面与所需要求差距最大,公司急需要培养强有力的当地领导团队、建立本土化的业务模式,在这方面,跨国企业存在的能力缺口均达20%以上。


  “现在的中国企业招聘不会特别迷恋MBA毕业生。”卓东樱同样告诉记者,“和国外MBA生源一样,国内MBA毕业生的质量差距也是很大的,哪怕是同一所学校,学生的质量也会有明显的差距。因此,企业会更多地聚焦在人,而不是文凭和学校。”


  在卓东樱看来,企业招聘首先会看对方是否具备相应的专业背景是否与公司所处的行业关联度大,其次便是应聘者的职业态度是否积极可靠;再有本人与企业文化的契合度是否高。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