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讯 >> 考研硕士 >> 考研硕士 >> 正文
历年考研政治试题考点分析预测(
发布时间:2007/12/7 18:12:00 来源:xue.net 编辑:城市学习网
第五部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总题数3;总分数4;占本部分题数比重10%;占本部分数比重4%)1世界经济及其主要行为主体
世界经济的构成。世界经济的行为主体。
历年考点:
2001年文科第13题(单):主要世界经济组织的宗旨。
1999年文科第13题(单):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起源。
 
2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
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发展。
 
3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历年考点:
1999年文科第26题(多):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
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
新科技革命的影响加深,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
各国经济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人口、粮食、能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全球性经济问题。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
世界各国调整经济结构。
跨国公司的作用。
第二章当代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总题数6;总分数27;占本部分题数比重20%;占本部分数比重28%)1当代世界政治行为主体
当代世界政治行为主体。
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历年考点:
1998年文科第19题(多):联合国的主要机构。
 
2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雅尔塔体制。两极政治格局。
历年考点:
2000年文科第25题(多):雅尔塔体制的形成。
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两极格局终结。世界进入格局转换的新时期。
历年考点:
2003年第37题(材料):选做题Ⅰ:当代世界政治的格局与发展趋势。
1999年文科第36题(材料):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转换及其原因、表现。
 
3冷战后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世界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历年考点:
1998年文科第9题(单):欧洲联合及一体化进程。
国际形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乱,主要热点地区的和平努力。
大国关系。
冷战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加强,同时遭遇挑战。
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
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新表现。
第三章当今时代主题与建立国际新秩序
(总题数3;总分数7;占本部分题数比重10%;占本部分数比重7%)
1时代主题的转换
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
全面理解提出时代主题转换的依据和意义。
2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
世界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前提条件。
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历年考点:
2002年文科第13题(单):谋求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正确途径。
历年考点:
2000年文科第14题(单):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途径。
和平与发展核心问题是南北问题。
 
3建立国际新秩序
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的基本特征与实质。
国际新秩序的基本内容。
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不同构想。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历年考点:
2002年文科第33题(辨析):国际新、旧秩序的基础;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第四章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总题数13;总分数53;占本部分题数比重44%;占本部分数比重55%)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及其原因。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和社会政策的调整。
历年考点:
2001年文科第26题(多):20世纪60~70年代西欧联合自强的主要表现。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面对的现实困难和深层矛盾。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及其实质。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的重大变化。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社会、政治问题。
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关系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特征和本质。
历年考点:
1998年文科第30题(材料):美国人权外交的实质及历史演化。
冷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调整。
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历年考点:
2004年第37题(分析):选做题Ⅰ: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的演变。
2001年文科第11题(单):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的演变。
2001年文科第37题(材料):美国的对外战略;中国的外交政策。
2000年文科第13题(单):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的演变。
1999年文科第27题(多):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
北约东扩。
西欧、日本的外交政策。
历年考点:
2000年文科第15题(单):西欧的外交政策。
1998年文科第18题(多):发展中、日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1998年文科第10题(单):中曾根内阁时期的日本对外政策。
第五章战后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与经济
(总题数3;总分数4;占本部分题数比重10%;占本部分数比重4%)1第三世界的崛起与发展
第三世界的形成与发展。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
2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发展中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成就。
发展中国家经济与政治发展面临的问题。
 
3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关系
发展中国家普遍奉行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
南北关系。南南合作。
历年考点:
2001年文科第25题(多):南北关系。
1999年文科第12题(单):南北矛盾加剧的根源。
第六章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总题数0;总分数0;占本部分题数比重0%;占本部分数比重0%)1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探索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与探索。战后苏联对外
政策的变化。
2苏联、东欧国家的变化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及其原因与历史教训。
3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的发展是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第七章独联体成员国与冷战后东欧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总题数0;总分数0;占本部分题数比重0%;占本部分数比重0%)
1独联体成员国与冷战后东欧国家的概况
独联体成员国与东欧国家经济、政治的转型。独联体及东欧国家的对外政策。
2俄罗斯的经济、政治与外交
俄罗斯经济、政治的转型。俄罗斯外交政策的调整。
第八章中国对外关系及在世界上的地位与作用
(总题数1;总分数1;占本部分题数比重3%;占本部分数比重1%)
1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与调整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进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和对外关系的新局面。
2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原则和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及其新发展
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和目标。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
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
历年考点:
2001年文科第12题(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对邓小平国际战略
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3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与作用
新中国成立的世界意义;中国和平发展对于当今世界的意义。
当前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及外交努力。
综合学科
(总题数:39题,总分数:243分)
1 1998年文科第27题(论)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现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五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九章。
 
2 1998年理科第29题(材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跨学科综合题:资本主义国家的国体与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现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五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八章。
 
31999年文科第33题(论)《中国革命史》:20世纪中国社会的三次历史性巨变,随着学科名称和知识体系的调整,该考点现属于《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七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一章的内容。
 
41999年理科第22题(多)《中国革命史》: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随着学科名称和知识体系的调整,该考点现属于《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二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八章的内容。
 
51999年理科第26题(多)《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多种形式,随着学科名称和知识体系的调整,该考点现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六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七章的内容。
 
6 1999年理科第35题(材料)《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关章节:中国共产党关于土地政策的演变,随着学科名称和知识体系的调整,《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二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六章的内容。
 
72000年文科第36题(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七章、《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一章: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82000年理科第12题(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五章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七章: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92000年理科第33题(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四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六章: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102001年文科第35题(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六章及《形势与政策》的内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依据、意义与原则。
 
112001年理科第33题(辨析)《毛泽东思想概论》第四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七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过渡时期的所有制结构的异同。
 
122001年理科第35题(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六章及《形势与政策》的内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依据、意义与原则。
 
132001年理科第36题(材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二、六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七章:尊重和利用价值规律,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142002年文科第9题(单)《毛泽东思想概论》第六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八章: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152002年文科第37题(材料)《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二、八章的内容及《形势与政策》: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中苏关系、中俄关系、中美关系);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
 
162002年理科第14题(单)《毛泽东思想概论》第六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八章: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172002年理科第18题(多)《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七章及《形势与政策》的内容: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82002年理科第32题(辨析)《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三章及《形势与政策》的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判断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根本标准。
 
192002年理科第33题(辨析)《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九章及《形势与政策》的内容:德治与法治的辩证统一。
 
202002年理科第37题(材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七章、《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一章的内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及其影响。
 
212003年第22题(多)跨学科综合题,涉及《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一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一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
 
222003年第33题(辨析)跨学科试题,《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五章、《毛泽东思想概论》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
 
232003年第35题(分析)跨学科综合试题,涉及《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二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五章:“中国共产党人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242003年第37题(分析)选做题Ⅱ,跨学科综合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章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即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四章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特征和实质”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三章的“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和第五章的“南北矛盾”。
 
252004年第17题(多)跨学科综合题,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五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一、二章:生产关系的本质及其内在关系;商品交换的本质。
 
262004年第12题(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五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七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272004年第27题(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五章、第六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七章: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公有制经济控股的重要意义。
 
282004年第37题(分析)选做题Ⅱ,跨学科综合题,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章和第五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七章、《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六章: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是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92005年第4题(单)这是一道跨学科的综合题,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六章中的各节内容,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社会经济、政治及观念结构的含义与区别;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涵义和区别。
 
302005年第19题(多)这是一道跨学科的综合题,涉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五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七章的内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私营经济。
 
 
312005年第30题(多)跨学科的综合题,涉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六章的内容及《形势与政策》: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322005年第31题(辨析)这是一道跨章节的综合题,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第七章的内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观。
 
33 2005年第35题(分析)跨学科综合题,涉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六章的内容,兼及《形势与政策》,考查的知识点有: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扩大就业,国家关于扩大就业的政策。
 
342005年第37题(分析)选做题Ⅰ,这是一道综合分析题,涉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二、第四和第七章的内容,兼及《形势与政策》,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冷战后大国关系的深入调整;西欧、美国的对外政策及其演变;俄罗斯的外交政策。
 
352005年第37题(分析)选做题Ⅱ综合分析题,涉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六章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一章的内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新增考点“人口、粮食、能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一些全球性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362006年第38题(分析)选做题Ⅱ,综合分析题,涉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全球化经济问题、可持续性发展、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等。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