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讯 >> 财会金融 >> 财会金融 >> 正文
会计《中级会计实务》辅导
发布时间:2008/2/27 11:42:54 来源:xue.net 编辑:城市教育在线
第三章 固定资产

  第二节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一、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并根据其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

  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管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二、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固定资产发生的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待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从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并按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在发生时计入当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

  第三节 固定资产处置

  固定资产处置,包括固定资产的出售、转让、报废和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

  一、固定资产终止确认的条件

  固定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予以终止确认:

  (一)该固定资产处于处置状态;

  (二)该固定资产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

  二、固定资产处置的处理

  (一)企业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当对其预计净残值进行调整。

  (二)企业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或发生固定资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是固定资产成本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三)企业将发生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应当终止确认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