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结构的变化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客观反映,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为充分开发和利用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使人力资源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并引导职业教育和培训改革,促进就业与再就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立了新职业发布制度。继今年8月份向社会发布第一批9个新职业以后,近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又向社会发布第二批10个新职业。这批新职业是会展策划师、商务策划师、数字视频(DV)策划制作师、景观设计师、模具设计师、家具设计师、建筑模型设计师、客户服务管理师、宠物健康护理员、动画绘制员。这些新职业基本上都集中在现代服务业,主要是管理、策划创意、设计和制作。其特点是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有较高的理论知识素养,而且要求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属于高技能人才中知识技能型人才。同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还发布了10个正在研究论证的职业信息,待论证通过后将向社会发布。
这些新职业的产生说明我国的职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从传统的以第二产业生产制造业为主,逐渐向以第三产业为主发展。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策划设计等创意领域新职业发展较快,从业人员增加较多。加强这一领域人才的培养必然会让我国拥有更多属于自己知识产权的产品,将有利于提高我国整体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新职业的确立是在广泛听取公众和行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新职业申报程序,经国内知名的职业分析方面专家进行分析论证,并在劳动力市场网(
www.lm.gov.cn)上向社会公示后确定发布的。接下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组织有关行业(或地方)的专家开发国家职业标准,通过培训认证工作,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和水平。
新闻发布会上,还介绍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组研究制定的“技能人才培养机构就业导向评价指标体系”,这项工作是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一个重要举措。在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七部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已经明确提出把毕业生就业率作为衡量职业院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指标,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职业教育要把就业导向的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技术训练和能力培养的全过程,把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把就业作为开展职业教育活动的基本目标。
“技能人才培养机构就业导向评价指标体系”以产出评价作为核心指标,辅以教学评价和社会评价指标,通过对培养效果和工作业绩的分析与评估,来衡量各类技能人才培养机构的办学水平;发挥企业用人需求和劳动者就业需要对职业教育培训的主导作用,引导其按照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来确定自身发展方向,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同时,通过就业导向评价,可以在全社会树立职业教育主动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形象。宣传一批就业率高的学校,建一批技能人才培养的示范性机构,树立典型,增加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了解,提高社会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