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讯 >> 职业资格 >> 职业资格 >> 正文
破解“技工荒”重奖更须重“养”
发布时间:2008/3/29 11:18:27 来源:www.xue.net 编辑:城市教育在线
 日前,沈阳市决定在今年筹划举办首届技工节活动,对贡献突出的技能型人才给予“技术大王”称号和一辆轿车的重奖。(2月25日《新华网》)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企业新产品、新设备的不断引进和更新换代,对技术工人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但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工人缺口达到30%,制造业的技术工人缺口更高达40%—60%。有关报告显示,我国技术工人仅占工人数量的12%,而在发达国家,这个比例高达38%。

  为破解“技工荒”,不少企业和地方都以重奖和高薪的方式,来吸引和激励技工人才。上海市电气集团总公司拿出近30万元,对11名一线技术工人进行奖励。其中一名工人获得了10万元和1台价值3.5万元的手提电脑的奖励; 辽宁省大连市制作印有技术肖像和名字100克纯金奖牍,颁发给十大金牌技工,同时每人还有3万元奖金、“大连五一特等奖章”,享受大连市政府特殊津贴。几年前,深圳市不少企业也开出了高级技工与研究生几乎同等的薪酬。

  用重奖和高薪激发广大职工学技术、当能手的热情,使社会上下形成崇尚技能、争做高技术人才的良好氛围,无疑是破解“技工荒”的一个好举措。但事实上,当前 企业即使开出高薪和进行重奖也难招到高技能人才。近年来,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工业圈许多工厂招不到技术工人,就是一个佐证。江苏某企业为招一名高级电焊工,就开出了年薪20万元的天价也未能如愿。“学而优则仕”。“白领比灰领高一等”……。“技工荒”频现的核心原因是整个社会对人才的评价体系存在偏差,国家和社会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不够,投入不足,致使输入劳动力市场的技校毕业生明显减少,技术工人断档。

  在某种程度上,一个国家劳动者技能水平代表着这个国家的技术实力。纵观发达国家如瑞士、德国、澳大利亚等,都非常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德国目前有各种职业技术学校9000多所,专业多达360多个,70%的学生是通过专科院校成为技术人才。其职业技术教育在世界上堪称模范,被称作二战后创造经济奇迹的“秘密武器”。但近年来在错误的人才观的引导下,我国技校招生越来越困难,全国技校已从4500所锐减到3500多所。同时由于政府投入减少,技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老化,专业设置与市场难以对接,更使技校陷入“就业难——招生难——办学难”的怪圈。

  当前,技术工人队伍短缺,以至高技能人才出现“断层”的现象,已成为我国企业健康发展的最大阻碍。据报道,由于缺少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5%左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9%,与发达国家的60%至80%的水平相差甚远;企业产品的合格率仅为70%,每年因不良产品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元,占到GDP的2%。我国要确立“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就必须有大量技术精湛的技工人才。因而,要从根本上破解“技工荒”,除了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不断完善对高技能人才的评价、使用和激励措施,更要重视对技工人才的培养。

  要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大力改善其基础设施和技能培训装备水平,提高师资的水平和待遇。要加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的对接,注重培养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操作能力的人才。同时,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办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因为企业进行职业技培训,更贴近实际需要,具有专业学校无法替代的优点。只有这样,我国既有理论水平又懂适用技术的技术人才,才会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