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讯 >> 职业资格 >> 职业资格 >> 正文
车工 从体力劳动到脑力劳动
发布时间:2008/3/29 11:38:37 来源:www.xue.net 编辑:城市教育在线
 中国一航贵航集团下属红湖机械厂技师鲍福祥已经是第二次参加“振兴杯”了,这次来沈阳,竟又遇上汪宝和孙刚两个老对手。鲍福祥、孙刚、汪宝都是都是“振兴杯”的“老运动员”了,尤其是25岁的汪宝,仅用5年时间就当上了技师的速度,给两位“前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般做到技师至少也要10年,他太快了。”鲍福祥说,车工共设5个职业等级,每参加一次职业等级鉴定考试不论考上与否,都要3年后才能报名参加下一次考试。汪宝是如何在短短5年时间里当上技师的呢?

  全国级、省级青工技能大赛就是汪宝的捷径。“如果获得比赛前5名就可以在原有职业等级上自动晋升一级,不用再参加等级考试。”如果不是看见他的技师证,记者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个满脸稚气的大男孩已经是一名技师了。汪宝今年的目标是高级技师。

  据了解,车工属于生产设备操作人员中的机械冷加工人员,主要负责操作车床、工件旋转、表面切削加工等工作。作为我国传统装备制造业必备人才,车工人才近10年来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2003年一季度全国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显示,制造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显著增加,其中,福建省车工的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高达10.24,南京市车工岗位空缺与求职者比例达2∶1。

  本届大赛车工比赛裁判长安建祥对车工人才短缺深有感受,他告诉记者,车工人才在改革开放初期曾有过一个断层,“当时愿意做技工的人非常之少,高水平的技工人才就更加屈指可数。”安建祥说,对车工技能的要求是随机床进化的程度逐渐改变的。

  第一代车工用的是皮带床子,那时对车工的要求就是只要你付出人力,把机器做成就算完工。随着机械变速机床的诞生,客户开始要求订做。那时的车工用精确到1毫米的钢板尺配合内外卡钳,根据客户要求的内径大小,在可测量的规定误差范围内完成任务。第一次接触“技术”二字的车工对钢板尺的精度和内径测量工具提出了要求,于是有了精确到0.02毫米的百分尺和内径测量表。

  1952年,第一台数控机床问世,这是一种技术密集度及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机电一体化加工设备,综合应用了计算机、自动控制、自动检测及精密加工等多种技术,加工精度高、速度快,保质保量,发展前景十分广。因此掌握数控车床的加工编程技术成为新时期车工新的技术突破口。

  “如果没有对传统工艺程序的充分掌握,数控编程也是无从谈起的。”安建祥介绍,对数控设备、精密仪器和计算机的操作编程都必须建立在熟练掌握传统车工切割工艺的基础上。出于对各自企业核心技术的保密责任,参赛的车工选手彼此之间很少进行技术方面的交流。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