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把别人休息的时间用在思考上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新华网河北频道请到了党的十七大代表,河北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一钢轧厂炼钢工郑久强。郑师傅,您好!
郑久强:大家好!
主持人:您是什么时候当上炼钢工人的?
郑久强:我1989年唐钢技校毕业以后来到唐钢。技校学的就是炼钢专业。
主持人:为什么要选炼钢专业?
郑久强:炼钢这个活苦、脏、累、险,挣钱还少,当时炼钢工人在社会上没有地位。实际上我也不想去,是学校把我调剂过去的。我的父母教育我,既然选择了炼钢专业就得好好学。我想,别人能干的,我怎么不能干?学点技术在社会上才能立足。唐钢是个大企业,有非常辉煌的历史,学了技术再到大企业上班,最起码以后的生活是有保障的,于是我就来到唐钢,到一炼钢厂工作,当上炉前工。当时人们都说炉前工不好干,我这个人比较好强,别人说不好的事我就偏得给他干好,到现在一干就是十八年。当时的想法就这么简单。
主持人:您一上班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之处,四年就成为炉长。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郑久强:我是唐钢历史上最年轻的炼钢工,也就是炼钢炉长。炼钢炉长是一个炼钢小组里技术最好的,一般情况下要成为炼钢炉长需要十几年甚至二十年的积累,我参加工作四年后就当上了炼钢炉长。
主持人:您靠什么才有这样的进步?
郑久强:我把炼钢工作作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可能别人炼完这炉钢就到一边歇着去了,我要琢磨这炉钢是怎么炼出来的,跟老师傅问该怎么炼,跟其他人探讨该怎么炼。我把别人休息的时间用在思考上,干啥工作也好,不能光低头干,还得善于总结,总结出经验来,就可以再辅助以后的工作了。可能一方面善于总结,一方面有原来技校的一点理论基础,这样两者结合起来,我的进步就较快。
主持人:您是不是从小就喜欢研究一些机械的东西,在操作方面有天赋?
郑久强:对我来说,是性格决定命运。我好学、好问、好强,敢为人先。我不懂的就问,不会的就学。学习在我的生活中占了很大的分量。我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炼钢工人应该向科学炼钢要效益
主持人:有新闻报道说,18年来,您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参与了10余项技改,创造出了上亿元的效益,被誉为"华夏第一炼钢工"。您的发明有什么?
郑久强:过去炼钢工人是凭经验炼钢。我认真总结前辈多年的炼钢经验,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创立了三计算、两控制、四观察的"三二四"炼钢法,结束了一炼钢厂建厂50多年来,完全靠经验炼钢的历史。这就为以后来到炼钢厂的工人提供炼钢理论上的资料,可以省去他们很多摸索的时间。
1998年,唐钢根据市场的需要,开发生产了一系列低合金品种钢。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一炼钢厂生产的低合金品种钢的正品率还不到50%,这怎么办呢?我们这个炼钢小组就攻克难关,首创了"519"低合金品种钢冶炼操作法,正品合格率在95%以上,我们的技术推广到唐钢12个炼钢炉,使整个唐钢低合金钢正品合格率在90%以上,为唐钢创造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当年就多创造经济效益800多万元。
1999年,一炼钢厂150吨转炉建成,这当时在河北省是最先进的,在全国也是比较先进的。因为我当时技术比武总得第一,在唐钢小有名气,领导决定让我炼第一炉钢。我的压力比较大,因为我掌握的技术还是原来6吨小转炉的技术,这么大的炉子我见都没见过。领导就给了我三个星期的时间。我思想上也有顾虑,我是省劳模,这第一炉钢炼好了可以为公司做贡献,炼不好,公司有损失,我向自己也没法交代。我付出了很大的心血,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在鞍钢、本钢学习,除了晚上睡觉,一天时间都泡在钢厂里,看老师傅怎么炼,笔记记了好几本。我有个特点,有的人越有困难越发蒙,我是越有困难越有危机感,越能战斗,迎难而上。我看着别人怎么干,然后记下来,就能总结出自己可以吸收消化的东西。
主持人:您是不是天性就比较聪明?
郑久强:我也不聪明,就是觉得一件事不能干过去就算了,应该有收获。150吨炉开炉的前几天,我们都不回家,调适设备,把能预料到的情况都做了应急预案,当时一举成功。看着第一炉钢出来后钢花四溅,真的特别兴奋,这是我们饱含心血和汗水的成果。
主持人:这个成功对您来说也是很大的激励吧?
郑久强:是的。150吨炉的操作成功,让我发现,光有原来的技术是不行的,应该向科学炼钢转变。以后我的工作重点应该由经验炼钢向科学炼钢转变。因为原来大部分工作靠经验就可以做好,目测钢水的温度,目测成分的配比是不是合适,现在不行了,必须学会科学、严格地操作机器。我们的炼钢小组在我的带动下形成了学习的风气。我们的班前会,经常探讨一些炼钢的技术,下班后也探讨问题,这样我们就能把一些疑难问题及时消化吸收了。
我们的工作做得细,领导比较认可,跟着我的徒弟有三个当炉长的,他们都干得特别好,他们身上都有我的影子。技术工人不是蛮干,而是用心用脑去炼钢,我要培养他们炼钢的悟性。炼钢不是傻大粗黑的活,干得好不好关键在于你细心不细心。
主持人:您给我们举个例子,怎样才算细心?
郑久强:我们要对炼钢全程进行跟踪,时刻关注化学反应的变化。对于炼钢工来说必须对全程心中有数,我们的态度决定最后钢的质量。比如对温度的判断很关键,通过判断火焰可以盼知温度,如果通过火焰的变化知道温度高了,及时加入冷料,将温度控制好,如果没发现温度高了的变化,任由温度上升,不仅对钢的品质造成影响,而且对于炉龄也有影响,还会造成成本的增加。所以,对于技术工人来说,关有技术和光有责任心都不成。
炼钢是细活,我作为经验比较丰富的炉长,现在努力的方向是尽力把原来的经验炼钢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为自动化炼钢打下基础,有些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