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华宁煤集团灵新煤矿,提起张奋无人不晓。就是在整个神华宁煤集团,张奋的名声也是如雷贯耳。
工作17年间,张奋先后获得各种荣誉50多个。其中,2000年12月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 “全国技术能手”,4年后又获得全国 “中华技能大奖”;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07年4月荣获感动中国十大杰出矿工。张奋的同事们风趣地说:“现在流行崇拜这个偶像,那个偶像,要让我们选择偶像的话,张奋就是我们心中的偶像。”
1990年,只有高中学历的张奋,从盐池农村来到神华宁煤集团灵新煤矿闯天下,在采煤一队当了一名轮换工。一年后,矿上发现这个年轻人机灵又肯吃苦,爱钻研,便让他做起了井下电气设备维修工。12年后,张奋独自编写完成了近10万字的 《综采电工技术问答500例》以及8万字的 《综采电气设备故障排除技巧200例》。这两本小册子,成了神华宁煤集团电工手中必备的工具书。
张奋同样是技术革新的大拿。1992年,灵新煤矿引进了一套高档普采设备,设备投入使用不久,刮板机常闹“情绪”,正常生产受到影响。张奋大胆提出取掉一台电机,成功解决了上述难题,每年为矿上节约电费及材料费近30万元。1996年,神华宁煤集团首套机械化综采设备在灵新煤矿落户,张奋被选拔到综采队担任维修班班长。试生产过程中,设备似乎有意出难题,最常出现的问题是电缆下滑,导致电缆时常被采煤机割断。张奋经过反复试验,设计制作出了一个电缆保护装置,灵新煤矿将张奋的革新成果命名为“张奋阻滑器”。这一革新成果每年可为煤矿节约各种费用25万多元。
2001年,灵新矿1号井5区段工作面采煤机的负荷电缆时常折断,一根价值3万余元的电缆使用不到一周便需更换,严重影响了正常生产。为了根治这一顽症,张奋蹲在现场找问题,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妙招——— 将采煤机拖缆由单链牵引改成双链牵引。这一革新,使设备工效提高了6倍,一年为企业节约人工工资和材料费用30余万元。
灵新矿将这套装置命名为“张奋旋转拖缆装置”。像这样的技术革新成果被企业以个人名字命名,目前神华宁煤集团尚无第二人享受如此殊荣。
2002年,灵新矿3号井2采区进行回采,张奋经过精细测算,大胆提出将采煤机作业单向改为双向割煤,开创了我区煤炭开采先河,煤炭回采速度由15个月缩短为10个月,工效提高五倍,一年累积多出原煤39万吨,节约人工工资和材料费用近300万元。
2003年,为了加快井下材料回收进度,张奋提出了一套改进回收工艺办法,此办法一经实施,该工作面的回收工效提高了三倍,节约人工工资和回收费用近60万元,创下了灵新煤矿综采工作面回收新纪录。
采煤工作面的扩音电话故障率较高,张奋又发明了“故障诊断仪”,大大提高了开机率,井下工人再也不用为“顺风耳”不“顺风”烦恼了。今年4月,张奋在原有基础上,对灵新煤矿机修厂井下电缆高压检修台进行了优化设计,使检修台的安全系数进一步提高,为工人生命安全设了双保险。
17年来,张奋为企业先后攻克了50项技术难关,对设备进行了100多项革新,所提出的60余项合理化建议有58项被企业采纳,累计为企业创造直接和间接效益1000余万元。
别看采煤设备都是些电线钢铁组成的铁家伙,它们也时常“闹病”。一台电机从井下拉到地面检修再送回井下工作面,至少要花5000多元;一个综采成套设备仅检修费用就要花费300多万元,如果再送回井下继续投入使用就要400多万元。2006年底,张奋由灵新煤矿综采三队副队长改任灵新煤矿机修厂副厂长,具体负责机械化采煤设备电器部分的检修工作。电器设备是机械化采煤设备的神经源,哪怕是个电缆接头出了问题,整个设备都要趴窝。为了培养出更多的检修技术高手,张奋手把手教工人技术。
今年7月,张奋将长期工作中总结出的电工识图、带徒之道、工作要领等经验,总结成言简意赅的文字,指导工作实践。在张奋言传身教下,机修厂的电器检修效率进一步提高,电器设备返修率大大降低。7月底,灵新煤矿从波兰引进一套新型采煤设备。为了尽快掌握这套设备的“脾性”,张奋一有空就泡在设备安装现场,有时一学就是晚上十一二点。在掌握技术要领后,张奋将所消化的知识总结成文字,以备日后传授给其他工人。迄今,张奋指点过的弟子有3000人,许多人成了“岗位能手”、“技术标兵”和“技能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