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讯 >> 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正文
国考“争议题”透视
发布时间:2009/12/14 10:11:12 来源:www.xue.net 编辑:城市学习网

当喧闹的考试结束后,几道“怪题”却打破了本应回归的平静,并在众多考生的质疑声中升温。一名参加过4次公务员考试的“老同学”则告诉记者,在历年“国考”的试题中,常识题一般紧扣时政、法律类知识。

1.5万个岗位,约100万人争夺,最热职位4000多人竞争,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公众的眼球。11月29日,2010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在全国很多城市同时举行,共有100万考生参加了这次“史上最大”的国考。

当喧闹的考试结束后,几道“怪题”却打破了本应回归的平静,并在众多考生的质疑声中升温。

“AK47步枪、歼十”考题引争议

“我觉得这个题太不可思议了。”11月30日,贵阳籍考生王楠谈到今年国考遇到的“怪题”后,依然感叹不已。

王楠所指的“怪题”,就是今年国考常识类选择题中的第130题。试卷给出了“A.核潜艇装备的主要是核武器;B.“歼十”战斗机是国产飞机;C.弩是中国最早发明的;D.AK-47是前苏联研制的一种自动步枪”四个选项,让考生选出一个不正确的选项。

一个小小的选择,让王楠在这道题上琢磨了足足2分钟时间,最终他随手填了一个A。

而事实上,今年国考中还有让不少考生感到束手无策的内容。比如“最大咸水湖”、“AK-47突击步枪”、“SU-34”、“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还是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等等都登上了试卷,让不少考生“干瞪眼”。

一名参加过4次公务员考试的“老同学”则告诉记者,在历年“国考”的试题中,常识题一般紧扣时政、法律类知识。今年,常识题不但增加到了10题,而且有点让人难以琢磨。他感到有点措手不及,在复习方向上出现了一些偏差。

采访中,考生们普遍感觉,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难度正在逐步提升,要想拿高分,就要苦练“十八般武艺”,武器、科技、能源、文化、经济、政治、人文管理方面均要有所涉猎。

有相当部分的考生告诉记者,由于做不完题,他们根本与“AK47步枪、歼十”照面都没打过,要么就是略扫一眼,随手回答。

国考出“怪题”释放新意

那么,这些备受争议的试题出现在公务员试题中究竟算不算“怪题”?

面对考生的质疑,有专家认为,偏题怪题并不能反映出一个人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建议国家有针对性地进行招考,以防止出现“万金油”式的人才。

但记者采访了多名从事公务员考试相关工作的高校老师,他们普遍认为这些题并不“怪”,反而更能帮助国家筛选出优秀的人才。

一名曾多次参加贵州省公务员考试命题、阅卷工作的高校老师告诉记者,这些怪题出在常识类选择题当中,主要考查学生日常知识积累,并未涉及到专业知识,是一种合理的、可以接受的题型,考生不应出现抱怨甚至抵触情绪。“如果这些题考的是核潜艇构造、AK47步枪和歼十飞机的相关性能,这就明显带有专业性,可能很大一部分考生做不出来。但这道题仅考查了常识问题,如果考生注重平时多看看新闻、关心国家大事,回答出来没问题。”

他表示,在前不久国庆60周年大阅兵仪式上,我国向全世界展示了强大的国家军事力量,众多新型武器装备纷纷亮相,令世界瞩目。随着近年来领土争端等一系列问题不断引发国人关注,国家正在形成一个重视国防教育、培养忧患意识的大环境,如此“特殊”背景下,出现一道与军事常识相挂钩的题目合情合理。

而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贵州新西南公务员考试培训首席辅导老师徐强也认为,这种“百科全书”式考题的出现,并不能说明出题出“偏了”,相反它进一步体现了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方向,它要求考生应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危机感,“考生应胸怀天下、放眼世界、关心国际热点,平时多注意日常知识储备的积累,而不是一味靠‘填鸭’式的死记硬背提高成绩。”

“作为一名未来的国家公务员,不能仅仅要拥有良好的应试能力,而应当拥有博学的知识、行政管理能力。我相信这些‘怪题’能对考生有个提醒,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徐强表示,他曾辅导过多名公务员考生,在辅导过程中就发现不少考生急功近利、死盯应试教育而忽视素质培养,这才是题目引发争议的根本原因。

现实的就业观影响公务员选拔

11月29日清晨8时后,贵州省广播电视大学考点外的人逐渐多了起来,随着考生陆续到达,学校门外的马路也成了临时停车场,一时加剧了车辆拥堵状况。由于这个考点临近八鸽岩路交通拥堵区,因担心迟到,很多考生都将赶考时间提前,平时到达这里仅需30分钟的考生李娜凌晨6点便出门了。

当日,2010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在中国31个考区的44个城市同时举行,全国有近百万人参加考试。贵州全省共有1.35万人参加该次考试,考生人数比上年增长3000余人,参加考试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1.5万个岗位,约100万人争夺,最热职位4000多人竞争,这些抢眼的数据让这次国考成为了“史上最大”的国考。近年来公务员报考“高烧不退”,报考人数呈现爆炸式增长,职业吸引力之大,竞争之激烈令人惊讶。

然而,透过这些熙熙攘攘的考生,记者感受到些许隐忧。

“有工资、有权力、有福利、有待遇。”刚从贵州省某高校毕业的大学生王冉坦然直述他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动机,毕竟毕业两年的他现在依然在一家私营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每月收入只有1500元左右,并且老板没有给他缴纳任何保险。“两年了,还干成这个样,现在私营企业就业环境不太好,只好朝着公务员看齐了。”采访中,大多数考生,尤其是刚毕业的高校学生告诉记者,“就业难”是他们选择公务员考试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此,有社会学专家指出,目前的公务员报考热中充满了浅层次的实用主义择业倾向,一方面凸显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等多项改革仍急需进一步深入推进,另一方面也考验着政府,如何让有能力的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让平庸之辈退出。今年国考出现的“怪题”或是这种思路在试卷上的反映。“公考不是就业稳定的保险单,而更多关系着国家、社会的进步,所以选拔人才理应更科学。”

几乎在世界所有国家,国家公务员都是工作体面、有各种社会保障和一定社会地位的职业,这样的职业当然值得人们去争取。然而,越来越多的考生争相报考公务员这个职业,似乎超越了收入和社会保障这个层面,弦外之音颇耐人寻味。面对这么多抱着“就业”动机的考生大量涌入国家机关,他们将来的工作态度和能力能否赢得我们信任?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