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讯 >> 考研硕士 >> 考研 >> 正文
考研人数山东江苏北京居前三
发布时间:2010/1/10 10:34:35 来源:www.xue.net 编辑:城市学习网

两大热考北京报名比例均摸高

今起,全国140万人考研 ,其中北京10万人,3取1。

2009年底,全国约140万人考公务员,其中北京约11万人,约70取1。

统计发现的一个共同点是,无论考研还是公务员国考,北京、天津、上海这三个人口最密集的直辖市报考人数也都最密集。

其中,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已经成为考研和国考的“重镇”。

专家分析,在大城市参加两大考试的考生很大一部分是同一拨人。城市的经济、文化与就业情况均会对报考产生影响。

总人数 情况概述

考研人数“创历史新高”

各大媒体在对今年“140万考研大军”的报道中,用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创历史新高”。

根据13年的数据来看,今年的140万人的确是一个历史新高。

业内的声音是,因为公认的理由“读完研同样就业难”,自2007年以来,我国的考研人数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2007年是128万人,2008年是120万人,2009年也只有124.6万人。

而就在前两年人们认为考研热回归理性的时候,今年全国考研人数发生“大跃进”,一举达到140万之多。

而尚未发布成绩的公务员国考的报考人数同样达到约140万人,两者在报考人数上竟是惊人的巧合!虽然不可能是同一拨人,但完全可见同时找两个饭碗的心态。

总人数 考研解读

就业难报考跟着政策走

根据知名调查公司麦可思最新一期的调查报告显示,2010届应届本科毕业生中选择读研的理由有多种,但是最为普遍的期待是“就业前景应会好”。这与主流媒体的主流观点“缓解就业压力”不谋而合。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叶富贵表示,金融危机以来的就业压力增加,自然离不开大的就业环境的影响,考研是一个缓解就业压力的办法之一。

另外,2009年以来,政府部门对研究生专业方向和数量的调整,更有利于其将来的就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前几年研究生就业开始出现和本科生一样困难的现象,但是,政府新政策已要求全国多所高校每年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中招聘研究助理,这对于研究生的就业是一个利好消息。

叶富贵指出,政策的导向也是促使考研人数增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总人数 “两考”分析

公务员“恐怖”竞争助推考研

中国知名学者胡星斗认为,纵观近几年考研和考公务员人数的变化,我们可以发现,在整个就业大环境不太乐观的情况下,考研和考公务员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替代关系的。

前几年,当考研竞争日趋激烈的时候,人们开始转向公务员考试,以此来解决就业问题。而近几年随着大量考公务员族的涌入,国家公务员竞争白热化,竞争比例大大超过考研,所以又有更多的人加入了考研的队伍。

胡星斗认为,两相比较,这是今年考研人数激增的一个原因。

地区人数 情况概述

山东北京江苏都是“好学生”

本报根据各地媒体报道统计发现,山东、江苏、北京报考研究生的数量位居前三名,均在10万人以上,其中以山东为最多,超过14万人报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研究生报名人数中,江苏省虽然不及山东省14万的考研人,但是,在本报的这份不完全名单中,江苏位列第二,人数超过12万,北京也多达10万人报考研究生。

而在公务员国考中,报考人数前三位的地区是广东、北京和山东,全部达到10万级别。江苏排在第四位。

对比发现,除了广东在考研中掉队,前几个省份在两项考试中保持着同样的热情。

地区人数 考研解读

兜里有钱自然想要更多

根据本报不完全统计,在多省市自治区的名单里,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的总人数高于5万人的地区,经济多数比较发达,比如,北京、山东、江苏、湖南、湖北、河南、河北、辽宁等地。

这些省市的GDP总量多年来基本均在前10位,这很自然地与当地的经济成了正相关。

中国社科院心理学教授、著名的“状元专家”王极盛分析认为,这些地区经济状况好是一方面,经济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又决定了文化发展程度,经济基础决定意识形态,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人们对自己的期望值比较高。另外,像江苏、北京等地自古就有重学的传统,所以考研人数多与当地的人文环境也是有关系的。

地区人数 “两考”分析

公务员标王研究生“落马”

近20年来,就每年的GDP总量来看,广东无疑是全国的老大,就在前不久举行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广东报考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人数位居全国报考人数榜首。

但是,在2010年的研究生考试中,广东的报考人数却只有4.5万人,每1万人中只有5人报考,仅比云南(每万人中有4人报考)多一点。

自古有“重商轻仕”之称的广东,在考研和考“碗”时为何差异如此大呢?

中国社科院心理学教授王极盛分析认为,现在很多人把考研当作一种找工作的资本,并不是出于搞研究的目的。而广东自古重商,经济很发达,再加上当地的就业岗位相对较多,创业机会也多,所以人们对读书看得并不是很重。

但是2009年的金融危机在我国对广东的影响是最大的,尤其是对自主创业者的影响颇大,于是人们开始渴求稳定的生活,而且公务员的待遇非常好,也符合当地“重利”的习惯,所以考“碗”比较热。

王极盛强调,研究生考试带来的直接效益并不是那么明显,和公务员相比很悬殊,所以广东地区的人们对考研并不像考“碗”那么热衷。

考生比例 情况概述

两大考试都是北京最热乎

北京今年10万人考研,按照常住人口比例,以万人为单位,北京每1万人中就有60人报考研究生,每万人中67人报考国家公务员。

这在全国首屈一指,无省市可比。

另外,天津市虽然考研的总人数只有3万人,但是如果引入常住人口比例的参考依据,天津每1万人中就有27人报考,而上海总共4万人报考,但是按照常住人口比例来看,每1万人就有21人考研,数字也很惊人。

所以,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辖市成为考研人口最稠密的地区。这个数字也与不久前进行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三个地区的情况完全吻合。

同样需要强调的是,和每年一样,西部地区考研人数仍在全国垫底。

据统计,重庆考研人数为2.6万,2009年公务员报考人数为1.5万。

再少的是甘肃,考研人数2.5万,2009年公务员报考人数1.4万。

还有更少的。新疆2010年1.5万人考研,而青海2010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仅有4000人。

考生比例 考研解读

取决于经济也取决于想法

西部总人口少和经济落后只是导致报考人数较少的部分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地区的学生自身想法不同。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告诉记者:“西部地区考研人数不多也是学生本人期望值低的一个体现,西部地区许多毕业生的想法就是很简单地找份工作,可能更多地考虑自己有个岗位,他们的选择相对较少。”

储朝晖认为,正确的就业观念应该更多地考虑到自己的期望与现实的一致性,而这个期望在西部地区可能相对低一点,把全国的三十多个省拿到一起比较就很明显。

“而在东部的一些大城市的高校,一些学生的就业观念比较不合实际,对岗位的期望值太高,多少有点眼高手低。有人几乎将一份好工作全寄托在高学历上,因此催生考研热,这是不现实的。”储朝晖说。

考生比例 “两考”分析

同一拨人轮着考呗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于显洋表示,在京津沪等“两考大市”中,都存在高校扎堆,应届生数量太多的现象。因此,参加两考的很大一部分是同一拨人——应届大四学生。

一颗红心,多手准备。现在应届生谁也不想“被就业”,因此为自个儿谋划出路已成为大四学生的核心主题。考了公务员,没有理由放弃考研。

此外,这种经济中心大城市的“双考热”同时出现,也与国际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形势有关。越来越多的应届生感觉难找工作,越来越多的在职者感觉饭碗易碎,那怎么办?要么考研充电暂避就业压力,要不血拼公务员抢来个铁饭碗。

2010年各省研究生报考人数和2009年底公务员报考人数

地区 研究生 公务员山东 14.3210江苏 12.46.5北京 10 11.4湖北 9.443.48河南 9.935.2河北 6.7 3

辽宁 6 3.2湖南 5.8 3.3黑龙江 4.931.8广东 4.5 11.8上海 4 5.5四川 4 2.4江西 3.663.77浙江 3.6 5.8天津 3 2.3重庆 2.6 1.5甘肃 2.5 1.4云南 1.8 1.9新疆 1.5 1.08

单位:万人

2010年各地研究生报考人数在该地区常住人口中所占比例

地区 常住人口 考研比例山东 941715

江苏 743817

北京 169560

湖北 605016

河南 991810

河北 70009.6

辽宁 431514

湖南 68458.5

黑龙江 382413

广东 94495

上海 188821

四川 81385

江西 43398.4

浙江 51207

天津 111527

重庆 32358

甘肃 26179.6

云南 45134

新疆 20957

注:人口单位为万人,比例标尺为每万人中的人数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