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邀请央视女主持管彤主持文艺演出。该县委书记祁玉江当场“熊抱”管彤,夸赞其“俊,白,美”,还追问对方“我是不是男人”。视频在网络引发热议,书记被批失态。该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华权受访称“祁书记是为体现陕西人民的热情”。(12月29日《华商报》)
按照常理,拥抱借“赤丹黄土儿女”之名应该得到舆论理解。何况更是堂堂县委书记的“深情拥抱”?不过,翻看网友的跟帖评论,很大程度上是对该县委书记的谩骂与批驳。甚至,有网民将这位县委书记的拥抱成为“熊抱”,将其本人封为“年度猥琐帝”。
网络意见的表达,既有探求真相的理性,也有盲从浮躁的感性。不管怎么说,由一个“熊抱”上升至人身攻击的层面是不应该的。真正需要的是,在这一片喧嚣的论争中,找到县委书记“熊抱”引热议的真正原因。
无需置疑,作为公众人物,县委书记的一言一行应当承担比常人更多的责任。在远道而来的女主持面前,县委书记已然成为当地全体赤丹儿女的代表和象征。在某种程度上来讲,“熊抱”女主播,夸奖其“俊、白、美”我们都可以理解为“陕西人民热情”。但,追问女主持“我美不美啊?我是不是男人?”便显得十分夸张和肤浅。毕竟,这是公共场合,女主持也是受邀而来的客人。“我是不是男人”的发问不仅无聊,而且弱智,大有自欺欺人的意味。
故,之所以这次“熊抱”会引起网友的“口水战”,原因仍在于社会道德认识的层次不齐。面对“熊抱门”,公众想到的不是怎样理性监督和提醒,而是急忙充当此事的“裁判长”和“审判官”。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熊抱门”,我们仍然可以用这样的思维去解读:一千个网民就有一千个看法和认识。所以,“熊抱门”很容易在这种无端无奈的争辩中迷失方向,进而升级到对县委书记的人身攻击。
另一方面,舆论也希望在社会道德自净能力不足的同时,有法律法规约束权力,倒逼官员个人品行和德行的提升。只要翻阅历史就会发现,“熊抱门”中县委书记的失态并不是个案。2007年4月,福建省漳州市安监局副局长严建国饮酒过量后,侮辱殴打一女子,致其受伤住院;2008年10月,深圳市海事局党组书记林嘉祥酒后双手紧紧掐住一名11岁女孩的脖子,将她往洗手间里拖。小女孩奋力挣扎才逃出魔爪。随后,林嘉祥对着女孩家长叫嚣:“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北京交通部派下来的,级别和你们市长一样高。我掐了小孩的脖子又怎么样,你们这些人算个屁呀!”最终,林嘉祥被免职。这些官员的失态行为已经大大超越道德的标尺,需要有法律法规约束其行为。
相比严建国、林嘉祥,祁玉江的“熊抱”和弱智发问要温柔得多。我想说的是,道德与法律本身就不矛盾,面对“熊抱门”,面对官员失态,谁都没有扮演“裁判长”角色的权利,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提醒和监督,而非谩骂与攻击;同时,在社会道德自净能力不强的现实语境下,也有必要加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约束官员权力和行为。毕竟,“熊抱”与其他失态行为都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