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受到李娜流利的英文刺激,国乒掀起了学英语的热潮。
中国乒协给球员下达了任务: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要可以用英语面对世界媒体!一队不敢怠慢,没有奥运任务的国乒二队也是一样,他们甚至有更严格的考核,除了课堂表现外,每周的考试成绩也计入考核,如果不及格,就扣除4分的队内个人积分。这个积分是他们晋升一队的重要依据,队员每打赢一场队内测试赛,也只能得到2分的积分。此外,英语考核不及格还要被罚抄写1万个单词、跑1万米。
听闻国乒掀起学外语的热潮,大嘴还是相当钦佩,不过仔细一打听才知道,所谓的积极学外语还是被逼的结果,因为上面领导下了死命令,一旦英文不过关,打奥运会恐怕都没资格。
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曾批评中国球员“像个机器”,并指出中国球员与媒体交流时显得不够礼貌。这说白了是人的综合素质能力不足的表现。但提高人的素质应是一种自我需要,球员没有弄明白到底为啥要学,只知道遵守行政命令,那可是把学英语的目的整拧巴了。
乒协一拍脑门就下命令,大嘴这里也给乒协的领导提点建议:亲身体验再发言,别动不动就下命令折腾队员们,别让学习变成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