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讯 >> 职业资格 >> 心理咨询师 >> 正文
精神障碍别错投心理咨询
发布时间:2011/7/4 14:27:43 来源: 编辑:

  近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精神卫生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其中第十八条为:“心理咨询人员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心理咨询技术规范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咨询人员发现接受咨询的人员可能有精神障碍的,应当建议其到符合本法规定的医疗机构就诊。心理咨询人员不得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

  然而行业的现实是,心理咨询师为大量患有抑郁症、焦虑症及其他神经症、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等精神心理问题的来访者进行精神分析等心理治疗。如果草案获得通过,咨询师的业务范围可能大大缩小,从业人员或被大量淘汰。

  广州有精神卫生专家称,按照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水平,正确识别并及时转诊各种精神障碍是要求过高,如果草案获得通过,人们与咨询师可能爆发法律纠纷。心理咨询师们则认为草案的规定不合理,简单地将人类的心理问题转化为生理模型。

  精神障碍难被“咨询”好

  广州市精神病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郭扬波介绍,由于不接受自己有精神病,或者羞于上精神病院就诊等原因,很多精神障碍的患者可能会先去找心理咨询师看。心理咨询师在咨询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来访者有精神障碍的迹象,以及在认识上存在严重偏差并脱离现实,或者存在严重的错误妄想,应及时把来访者转介到医院,以防自杀及伤人风险。

  然而在实际操作上,目前精神科专业机构和咨询机构没有建立合作的机制,转介很难实现。而且现在心理咨询收费在每小时数百元以上的价位,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咨询师也不情愿把来访者转走。

  某些心理咨询师遇到这些来访者时,不认为他们“有病”,认为给来访者作诊断是“贴标签”。他们试图用社会文化的因素来解释,认为只需要通过心理疏导和支持,给予无条件的关怀,付出同理心等就能解决。

  郭扬波称,这是一股反精神病学甚至反科学的潮流——精神障碍是大脑内部的客观病变,往往需要药物纠正,有的患者一旦停药马上复发,甚至自杀。如果不能识别来访者的精神障碍,及时转介到医疗机构,将埋下巨大隐患——延误治疗甚至导致患者自杀等严重后果。《精神卫生法》出台以后,很多患者或家属可能依法追究咨询师的责任。

  案例

  抑郁不看精神科害死高官

  2010年6月24日下午,中国民航局中南地区管理局局长刘亚军在广深高速铁路线上卧轨自杀身亡。据《中国民航报》消息称,刘亚军选择轻生系因精神抑郁所致。据刘亚军的遗书以及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反映,他长期存在失眠现象,总觉得休息不好,到广州工作以来自感压力大,在家中有时独自哭泣。在整理其办公室遗留的资料时发现,他收集了不少治疗失眠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资料,对一些症状的描述还专门作了标记。因此,刘亚军的症状很可能是抑郁症,如果接受专业精神科治疗,有很大可能治愈。遗憾的是,患者及家属仅仅从一般心理健康知识去寻求解决,未能接受专业机构的帮助,最终导致悲剧发生。

  咨询师精神医学训练不足

  目前社会对心理卫生服务的需求很大,但服务提供方却比较混杂。医疗机构、大学心理系、民间的心理咨询机构都在从业。民间的心理咨询师大多“半路出家”,有的原来是老师,有的是学经济的,有的是内科医师……他们通过了几百个小时的培训以后,考到国家心理咨询师认证考试三级、二级证书,就接诊抑郁、焦虑等来访者,有的还声称能通过交谈就把精神分裂症“治好”——郭扬波称,这可能造成大量误诊,遇到自杀等危急情况也不懂得识别和处理。

  草案第十八条的规定意味着,未来心理咨询师也许不能从事心理治疗了,但实际上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界限很难区分,例如民间心理咨询机构常做的精神分析疗法、对婚姻家庭问题中认识偏差的系统纠正等,都属于心理治疗的范畴。按照草案的规定,咨询师只能把来访者转介给精神病院或者综合医院的精神科,这样不可避免地打破了咨询的连贯性。

  郭扬波认为,问题的根源是部分心理咨询师的资质不过关,缺乏临床医学的背景。某些精神障碍如隐匿性抑郁症、早期分裂症、隐蔽的妄想症等的识别对精神科医师也非易事,需要有长期训练获得的专业技能及多年积累的丰富临床经验。要求仅接受过几百小时专业培训的心理咨询师正确识别并及时转诊,是要求过高了。他说:“缺乏足够的精神医学、临床心理学训练,即使是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给人咨询也容易出事。”

  相比之下,美国的心理从业人员有精神科医师、临床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三大类,其中的临床心理学家相当于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咨询师”,但专业素养高得多。他们具有心理学博士学位,接受过系统的精神病学、临床心理学的培训。郭扬波曾与美国的临床心理学家一起讨论临床病例,发现他们虽然没有处方权,但每次都能根据DSM-4(美国《心理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得出正确诊断。

  郭扬波最后称,之所以造成今天心理咨询行业的尴尬,是因为当年开放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时没有考虑周全。可能现在的立法者对心理咨询师从事临床心理治疗不放心,故而以法律的形式进行限制,“这样的初衷是好的,但实际上无法操作,也难于监管。”

  咨询师回应:精神科医生不擅长心理治疗

  广州心力爱心理私塾咨询师陈文峰认为,草案把人们的心理问题都推给医疗机构,打压了心理咨询事业的发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这两个术语存在混淆,国际学术界和临床实践中不存在统一的“心理咨询技术规范”,草案的说法是荒唐的。很多时候,心理治疗并不像医学治疗那样,需要吃药或者手术来取得效果,而更接近于教育,帮助个人深入了解自己,更好地控制情绪控制,获得更优质的人际关系。

  陈文峰称,医疗机构门诊医生对“病人”的诊断时间只有几分钟,如果没有依据国家统一标准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凭个人经验就判定“病人”有“抑郁症”、“焦虑症”等,简单地开出相关的精神类药物治疗,忽视其内心情结,这是简单地将人类的心理问题转化为生理模型,不符合国际上的主流做法。

  广州皓艺女性心理咨询研究中心主任佟梅梅认为,应该单列出临床心理学专业,抑郁症、焦虑症等没有丧失自知力的精神障碍应该由这些专业人士处理,原因是精神方面的疾患和身体上的疾患有差别,药物不能治疗幼小时留下或者在生活中遭受的心理创伤,这些人更需要一定时间的陪伴和支持。反之,精神科医生缺乏临床心理学的训练,特别是缺乏督导,即自己付费接受别人的心理治疗,那起码需要100~300个小时。很多来访者的抑郁失眠问题在医院解决不了才来找心理咨询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后情况好转了,应该算是心理治疗。如果按照草案的规定,这些都不能做了,难道咨询师只能做告诉来访者一些事情的“咨询”?这与劳动部出台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的初衷不符合。

  普通心理问题的可怕“背景”

  常见的精神障碍有: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等。其中,具有严重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需要紧急住院治疗。这些患者可以有严重的情绪问题,通常持续一个月以上。还有很多“普通”的心理问题其实属于灰色地带,其背后也可能是医学问题,要考虑精神障碍的可能——

  学习问题:本来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发生厌学、成绩下降,可以是精神分裂症的早期表现。

  婚姻问题:一方毫无根据怀疑配偶有外遇,终日跟踪盯梢,可能是患了偏执性精神病,严重时可发生一方杀死另一方的惨剧。

  工作问题:工作能力低下,可能是患有抑郁症、社交焦虑障碍等。

  恋爱问题:失恋也可很复杂,发展成抑郁而自杀的并不少见。

  失眠问题:睡眠障碍可以由“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造成,也可能是轻度抑郁症的表现。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